影响电池和电池系统寿命的三个关键方面是循环损失、日历衰减和自我放电。下面来看看它们如何影响您的项目。
1.) 循环损失
循环损失是在每次充电循环中循环使用电池时丢失的容量。循环损失虽然取决于放电深度,但大多数制造商在假定放电约 80% 的前提下设计制造其设备。典型的锂离子电池在持续约 500 次循环后总能量存储发生显著下降。有的电池在超过 1000 次循环后才会有非常微量的容量损失。

2.) 日历衰减
日历衰减是一种与化学有关的损失。电池内部的材料放置久了会逐渐分解,导致总的存储容量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少。这种损失取决于存储电池的温度和充电水平:存储温度和充电水平越高,日历衰减的影响越迅速。如果日历衰减对您的系统来说是个大问题,请确保选用能够最大限度减小该问题的电池,如 Panasonic BR 系列锂二次电池,这类电池在 10 年后都能保持高达 90% 的储电量。

3.) 自我放电
当电池搁置不用时,其内部的电阻会导致其不断地消耗电量。自我放电对于需要长时间正常运行而鲜少维护的电池供电系统而言是一个挑战。
最常用的化学电池的自我放电率大约为:
锂离子电池 - 每月 2-3%
镍镉电池 - 每月 15-20%
镍氢电池 - 每月 30%
低自我放电镍氢电池 - 每月 2-3%
虽然在克服这种损失上已经有了一些改进(特别是在镍氢电池方面),但对于那些几个月才维护一次的系统来说,自我放电仍然是个问题。
将这三项设计要旨记在脑中,您就能打造更为可靠和好用的电池供电设备。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我们从选择合适电池的 5 大基本要素着手,为您深度剖析电池设计。对高电流移动系统电池感兴趣?在此获取事实。

